close
不想再看無腦的台灣電視節目把觀眾當白癡耍,也厭倦了網路充斥內容農場標題聳動而毫無根據的文章,還是靜下來好好的閱讀書籍充實自己吧!
今天,在這兒跟各位推薦一本好書:楚亡:從項羽到韓信!!!




-暢銷書排行榜
本週排行榜第一名:
很多網友都推薦說讚喔!


下面是整理了關於同類書籍的介紹,都是今日的優惠折扣,過了今天價格就會調回原價 趕快點進來撿便宜喔!
點下面的圖片進去, 就可以看到整理的分享!








楚亡:從項羽到韓信

















  • 《楚亡:從項羽到韓信》




    比教父更冷血無情 比無間道更阿諛我詐
    『秦?楚?漢三部曲』完結篇

    司馬遷不能說的秘密、史記漢書背後一刀未剪的幕後花絮
    連蘇東坡與王世貞都忍不住腦補的精彩劇情~~

    繼《秦崩》與《秦謎》,「歷史福爾摩斯」李開元再次挑戰司馬遷,
    發掘《史記》不曾說出的真相!


    項羽的性格,如何成就他西楚霸王的形象,又一步步將他推向悲劇英雄的舞台?
    在充滿投機者的亂世中,是什麼機運,讓韓信鋒芒畢露?
    韓信拒絕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對他個人的命運與歷史的軌跡有什麼影響?
    劉邦又如何能同時背負著識人明主與寡恩疑忌的形象?

    所有改變歷史命運的高度,都是無數零碎抉擇的堆疊。
    但歷史的真相,往往被深埋在殘缺不全的史料下,等待被發掘。


    秦朝末年,先有陳勝、吳廣起義,後有項羽、劉邦逐鹿中原。胯下之辱、蕭何月下追韓信、韓信暗渡陳倉、鴻門宴、十面埋伏、烏江自刎,項羽、韓信及楚漢之爭一直是耳熟能詳的故事。司馬遷的《史記》為千百年來的後人,塑造了項羽及韓信的形象,但許多情節僅寥寥數語,不足以再現真實場景。陳勝、吳廣為何選擇以項羽的祖父項燕及秦始皇的長子扶蘇為號召?侯生如何說服項羽接受劉邦的議和?韓信是如何借助古漢水之水勢由漢中反攻關中?項羽又如何自城陽穿越魯中山地奇襲彭城?隨和策反英布、陳平收買項伯、酈食其勸降齊國種種外交謀略是如何完成?項羽如何失去人心,為秦人及楚人背棄?又是誰在烏江河畔目睹了項羽最後的身影?

    李開元從不同的角度,謹慎地由田野調查與歷史文獻入手,加上合理的推論及想像,抽絲剝繭地找出散佚的歷史片段,推理出楚漢相爭的豐富細節。他既像一個細心為老膠卷復原上色的繪師,讓這些已如傳說般的蒼白史實,再次展現立體且真實的面貌,更像一個親自探訪歷史現場的偵探,帶我們穿過層層迷霧,看清歷史的真相,重新認識時代的轉捩點。











    歷史學家常說:歷史沒有如果,不能假設。
    但當我們面對零碎的歷史的片斷,該如何填補空白,還原真相?

    楚漢相爭歷時僅短短五年,但無論是項羽的驍勇善戰、劉邦的知人善任,還是韓信的所向披靡、張良的足智多謀,都令人印象深刻。這段歷史也反覆以文學、戲曲、電影、電視等各種方式被傳頌。然而,兩千多年來,這一段亂世風雲只能自司馬遷《史記》的寥寥數語中得到模糊的認識。

    韓信是如何以「漢中對」折服劉邦從而登台拜將、又是如何暗渡陳倉讓劉邦軍反攻關中?項羽如何以三萬精兵在彭城擊潰二十萬漢軍、又是如何自西楚霸王的巔峰落得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的下場?隨何如何策反英布、陳平如何以反間計逼走范增、侯公又是如何勸項羽釋放劉邦之父?司馬遷對這些事件的發生經過,不是以簡煉的文字描繪,就是輕輕一筆帶過,讓人心癢難搔。

    作者李開元將複雜曲折的楚漢相爭,以說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沒有枯燥的論證,只有精采的推理。作者曾一步一腳印地走遍楚漢相爭的每個戰場、探訪各個行軍路線、觀察山形水勢,因此每場對戰的描述,都像是身歷其境,媲美好萊塢的3D電影。僅從韓信反攻關中一節中,對漢水水道走向及子午棧道地勢的細膩剖析,即可知作者的深厚功力。透過歷史行腳、史料及千年來的文學演繹,司馬遷留下的歷史空白被一一填上動人的色彩。

    作者的厲害之處不止於一場場戰役的復原,更在對人心的深入探究及前因後果的分析推論。「失人心者失天下」一語,不僅適用於秦帝國,也可解釋項羽的大起大落。項羽分封諸侯之不公、令英布暗殺楚義帝、坑殺二十萬秦軍降卒,種種行徑皆讓項羽喪失民心、一步步走向滅亡。而項羽的性格,也讓韓信、張良、張耳、英布等人一一叛楚歸漢。在局勢詭譎、敵我難分,人人爾虞我詐的時代,驍勇善戰是統治天下的基本能力,人心的向背才是決勝的關鍵。

    誰殺了項羽?是在烏江擊殺他的秦將楊喜,項羽的優柔寡斷及剛愎自用,還是一連串錯誤決策而喪失的人心,請讓作者李開元告訴你《史記》不曾說的真相。(文/聯經出版編輯梅心怡)



























    • 作者介紹






      李開元

      四川成都人,曾經是科學少年。北大歷史系畢業,成為史學青年。獲東京大學文學博士,以人文學者自任。北大畢業,留校協助恩師任教。東大畢業,接任西?定生先生之教席,供職於日本就實大學,任人文科學部教授。

      景仰司馬遷,欽佩羅素。致力於學術創新,追求貫通文史哲的風格。已經完成研究?敘述?理論的寫作佈局,著有《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秦崩:從秦始皇到劉邦》、《秦謎:秦始皇的秘密》。
      自畫像:飄泊的華人,歷史的行者。

      大宏願:與天下有志者共勉,同建與英文字文化鼎立的漢字文化。

















    楚亡:從項羽到韓信-目錄導覽說明






    • 序言 文學比史學更真實?
      人物介紹

      第一章 大將韓信
      第一節 本是韓國王孫
      第二節 胯下之辱有兵法
      第三節 韓信保衛項羽
      第四節 張良求得漢中
      第五節 國士無雙
      第六節 蕭何截賢追韓信
      第七節 漢中對
      第八節 田榮反楚
      第九節 漢中的交通地形
      第十節 章邯看走了眼
      第十一節 明出子午,暗度陳倉

      第二章 彭城大戰
      第一節 韓王鄭昌
      第二節 張耳來歸
      第三節 吃軟飯的陳平
      第四節 秦漢的鄉里社祭
      第五節 古代的克格勃
      第六節 義帝之死
      第七節 聯軍攻佔彭城
      第八節 項羽的反撲
      第九節 劉邦的極限
      第十節 回首彭城之戰

      第三章 南北兩翼戰場
      第一節 劉邦堅強
      第二節 冷面殺手英布
      第三節 隨和出使九江
      第四節 騎將灌嬰
      第五節 魏豹反漢
      第六節 韓信開闢北方戰場
      第七節 背水之陣
      第八節 井陘訪古尋戰場

      第四章滎陽對峙
      第一節 滎陽對峙的概觀
      第二節 陳平受饞
      第三節 張良反對分封六國後人
      第四節 離間楚國的真相
      第五節 范增之死
      第六節 爭奪滎陽
      第七節 劉賈、盧綰開闢敵後戰場
      第八節 酈食其說齊
      第九節 項羽十大罪狀

      第五章 垓下決戰
      第一節 韓信擊破楚齊聯軍
      第二節 蒯通說韓信
      第三節 侯公說項羽
      第四節 陳下之戰
      第五節 垓下之戰
      第六節 烏江自刎
      第七節 垓下行
      第八節 劉邦如願做了皇帝

      第六章 倒影回聲中的楚和秦
      第一節 誰殺死了項羽
      第二節 最後的秦軍
      第三節 秦京師軍的下落
      第四節 秦將楊喜的故事
      第五節 楚父秦母昌平君
      第六節 尋找傳聞中的歷史流

      尾聲 失人心者失天下
      後記 歷史是我們的宗教

      附錄
      附錄1 楚漢相爭大事年表
      附錄2 項羽年表
      附錄3 韓信反攻關中的路線與武都大地震
      附錄4 蘇軾《侯公說項羽》
      附錄5 王世貞《侯公說項羽》

      參考論著舉要

















    序言
    文學比史學更真實?


    文學和史學,誰更真實?

    文學所追求的極致是美,史學以求真為自己的最高目標。為了美,文學可以大膽地虛構,對於史學來說,虛構損害了真。

    不過,有些哲學家並不這樣看。亞裡斯多德有一個說法,詩比歷史更真實,他所說的詩,就是文學。因為歷史所記述的,是已經發生了的事情,文學所描述的,是可能發生的事情,可能發生的事情比已經發生了的事情更本質、更富有哲學意義,也就更真實。

    世間流傳這樣一個故事。一六六三年,伽利略接受宗教裁判,正式宣佈放棄地球圍繞太陽轉動的日心說。據說,他當時嘀咕道:「但它(地球)確實轉動。」這句話,至今找不到證據加以證明。這個故事,作為歷史事實或許是假的,但是,它真實地刻畫了伽利略在被迫放棄自己觀點時的主觀立場,具有邏輯的真實性。

    在本書中,我詳細地敘述了侯生說項羽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侯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透徹的人情利害分析,成功地說服了項羽接受劉邦的和議,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釋放了被扣押在軍中做人質的太公和呂后,成就了一樁歷史上罕見的外交偉業。侯公說項羽這件事情,史書有記載,寥寥數語。但侯公如何說項羽的詳情,史書卻沒有記載,是一段歷史的空白。我的敘述,是為了填補歷史空白的構築。

    多年以來,不管是歷史學家還是文學家,都面臨歷史空白的困惑:對歷史上肯定有過而史書沒有記載的事情,究竟是沉默不語,用嚴謹和慎重將其束之高閣,還是打破沉默,用推測和想像將其構築出來?

    在寫作本系列的第一部《秦崩—從秦始皇到劉邦》時,我力求打通文史哲,回到司馬遷,力求用優美動人的文筆,用追尋往事的感觸和腳行古跡的體驗,去復活兩千年前的那一段歷史。在追求真實的敘述中,我曾經嘗試用推測性的構築,去填補歷史記載的空白,寫成「戲水之戰的秘密」,結果是贊否兩論,毀譽參半。

    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我再一次面臨同樣的困惑。有幸的是,在敘述到侯公說項羽的時候,我得到兩位偉大先輩的支持,一位是宋代的蘇東坡,一位是明代的王世貞。蘇東坡讀史,有感於侯生說項羽的詳情失載,曾經撰寫〈代侯公說項羽辭〉一文,縱橫馳騁想像,有節有度敘述,堪稱補史的名文。王世貞著有〈短長說〉上下篇,其中有侯生說項羽的篇章,也是匠心獨運,構思巧妙。我讀二位先賢,心靈相通之余,仍有意猶未盡之感,於是活用兩篇侯公說項羽辭,再次復活了侯公說項羽的詳情。

    蘇東坡大氣明朗,自述撰寫〈代侯公說項羽辭〉的動機說:「侯公之辯,過陸生矣,而史闕其所以說羽之辭,遂探其事情以補之,作〈代侯公說項羽辭〉。」這句話說,侯生遊說項羽的言辭,遠遠超過陸賈了。但是,史書沒有將他如何說動項羽的詳細記載下來,我於是探討這件事情的事理情由,將其補充出來。清楚明確,他是有感於歷史記載的空白,於是探討當時的歷史形勢,基於相關的歷史事實作合理的推測而構築成文,宛若歷史研究的文學敘述表達。

    王世貞精巧曲折,他景仰司馬遷,模仿《史記》撰寫當代史傳,他也景仰蘇東坡,學習蘇東坡為《史記》補白。不過,他的補白太多,他不便於直說,於是借助托古的方式,聲稱補白的文字出於地下。他為〈短長說〉作序說:「耕於齊之野者,地墳得大篆竹策一?,曰短長。其文無足取,其事則時時與史抵牾。……因錄之以佐稗官。」這句話說,在山東地區,有人在耕地的時候,從墳墓中得到竹簡一冊,用大篆書寫,篇題為『短長』。文字無甚可取之處,所記的文字也常常與史書的記載不同。……我將這些竹書文字整理記錄下來,以供史官參考。」

    〈短長說〉這部書,肯定不是出土文獻而是王世貞的編撰。不過,這部書的內容,絕非天馬行空的胡編亂造,而是在史書記載的空白點上,運用間接的材料,基於已知史實,做合理的推測和構築。這部書,從史料學的角度上看,無疑是偽書。不過,這部書,從文學的角度上看,是擬古文的佳作,從史學的角度上看,相當逼近歷史的真實,從哲學上看,具有邏輯的真實性。

    我曾經將歷史學的知識結構概括為3+N的世界,史實是第一歷史,史料是第二歷史,史書是第三歷史,之外是N個延伸的歷史。毫無疑問,在這個3+N的歷史世界中,史料最接近史實,不過,史料有低視野的欠缺,仍須用推想去與廣闊的史實連接。在史料的空白處,合理的推測和構築,應當是逼近歷史真實的有力武器。

    得到了這種認識以後,我在本書中較多地選用了〈短長說〉的內容,比如第四章第五節「範增之死」,講述了臨死前的範增接受占卜師的詢問,極力為項羽的種種行為辯護,唯獨對於項羽指使部下殺害義帝的事情不作回答,諱莫如深,似有難言之隱。

    這件事情,是王世貞構築的一個歷史故事。這個故事,作為歷史事實或許是假的,但是,它真實地反映了範增被項羽猜忌出局的原因,他在對待義帝的態度上與項氏家族不一致。這個構築的故事,具有相當的邏輯真實性。這個構築的歷史故事,比《史記》所記載的陳平使反間計,用不同待遇迷惑楚國使者的故事更接近歷史的真實。所以,我在本書中,拋棄了《史記》的故事,使用了〈短長說〉的故事,並且將蘇東坡和我自己的意見附在後面,既作為採用這個故事的根據,也作為歷史見解的闡述。

    往事留下的資訊往往是隻言片語。史料少於史實,是歷史學的一個永恆的困境,特別是古代史,更是萬劫不復的陷阱。歷史學家面對如此困境時,在發現新史料的努力和幸運之外,或許也需要拓展自己的方法和思路。

    眼下,我呈現給讀者的這本書,既是復活往事的歷史敘述,也是連接古今的紀實文學。透過這本書,我也想表達一種思想:

    一切歷史都是推想。有時候,文學比史學更真實。

















    第二章彭城大戰

    七、聯軍攻佔彭城

    大獲全勝的聯軍將士,上自最高統帥,下至士伍兵卒,無不沉浸在前所未有的歡慶中。甚至連寡欲冷靜的張良,多謀善變的陳平,也都被這場偉大的勝利所帶來的歡悅吞沒,失聲無語。

    從漢元年八月以來,項羽統領楚軍主力,一直深陷於齊國的戰事中。

    田榮反楚,在漢元年五月,不到三個月時間,顛覆了項羽所封的齊、膠東、濟北三國,點燃了天下反楚的亂局。田榮吞併了齊國自稱齊王後,支援陳餘驅逐常山王張耳,支持代王趙歇重新作趙王,承認陳餘接受代王的封號,將項羽精心建立起來的霸王分封體制打亂攪黃,更令項羽不可容忍的是,田榮還指使彭越攻入楚國境內,大敗楚將蕭公角,一直深入到東郡南部,攻佔了濟陰縣(今山東定陶東南),在肘腋之下直接威脅到楚國的安全。

    在項羽看來,齊國是動亂的根源,田榮是害群之馬,田榮不滅,天下不得安寧。項羽決定徵調各國兵馬,親征齊國。

    八月,楚軍及其盟國軍隊集結完畢,在項羽的指揮下,首先對深入楚國東郡、攻佔了成陽(今山東菏澤東北)的彭越展開攻擊。彭越敗退,項羽軍乘勝追擊,大舉進入齊國。然而,進入齊國的楚軍,遭到了意想不到的頑強抵抗,陷入曠日持久的艱苦作戰。漢二年春,齊王田榮調集齊軍主力集結於城陽地區(今山東莒縣臨沂一帶),與項羽軍展開決戰,齊軍戰敗,田榮被潰退到平原縣(今山東平原),準備渡過黃河撤退到趙國境內。平原縣軍民殺死了田榮,開城投降了項羽。

    田榮死後,項羽再一次立田假為齊王,統治齊國。田假是戰國末年最後一任齊王田建的弟弟,是田榮多年來的對頭。秦二世二年四月,田榮的哥哥齊王田儋戰死,田榮被章邯圍困在東阿。就在這個時候,齊國國內發生了政變,留在國內的部分大臣們擁立田假為齊王,建立了新的齊國政權。這件事情,使田榮極為憤怒。東阿之圍解除後,田榮領軍返回齊國,擊敗田假,擁立田儋的兒子田市為齊王,自己出任丞相,弟弟田橫出任大將,再次建立起新的齊國政權。兵敗的田假,南下逃到楚國,先是跟隨楚懷王,後來又跟隨了項羽。

    田榮死後,弟弟大將田橫還在,他統領齊國軍民,在齊國東部地區繼續抗擊項羽。齊國軍民的抵抗,引來了項羽的憤怒和報復,他深入齊國東部討伐,夷平抵抗的城郭,坑殺被虜的戰俘,捕捉老弱婦女做人質,結果是引起了齊國軍民更大的反抗,楚軍深陷於遍布齊國各地的抗戰泥淖中。與此相對,田橫的勢力,愈來愈大,他在城陽地區,再次聚集起了數萬軍隊。

    齊國的反叛,引動了天下大亂,一時間,除了舊楚國境內的九江、臨江、衡山諸國而外,各地都陷入不安定中。力圖衝出漢中的劉邦的動向,也成了楚國的重大憂患。面對頭緒紛繁的動亂局面,楚國君臣經過協商,確定了先齊後漢、北攻西守的戰略方針。根據這個方針,楚國的主要敵人是北方的齊國和西方的漢國。對於齊國,楚軍做大規模的戰略進攻,首先將以齊國為首的叛亂平定,安定北方。與此同時,對西方的劉邦做戰略防禦,待到齊國平定後再做主動的進攻。對於劉邦的防範,楚國方面設置了四道防線。第一道是三秦的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第二道是河南王申陽和魏王魏豹,第三道是韓王鄭昌和殷王司馬卬,第四道在楚國境內,以定陶(今山東定陶)、曲遇(今河南中牟東)和陽夏(今河南太康)為據點的防線。可以說,這四道防線是相當嚴密和完善,楚國先齊後漢、北守西攻的戰略也是穩妥的正確決策。

    然而,形勢的發展,出乎預計之外。劉邦軍一舉突破秦嶺天險,迅速攻佔關中,僅僅一個月時間,楚國的第一道防線崩潰。緊接著,劉邦軍事攻擊和外交勸誘雙管齊下,逼降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陽、殷王司馬卬,攻滅韓王鄭昌,打破楚國的第二和第三道防線,短短八個月時間內,西方的形勢惡化到這種程度,遠遠超出了楚國方面的預想。另一方面,齊國戰事之艱難持久,根深柢固的田氏兄弟所領導的抵抗之英勇頑強,也完全出乎楚國君臣的意料之外。雙重失算的交錯之下,項羽只能眼睜睜看著劉邦聯合諸侯各國,一步一步逼近過來,楚漢的決戰,將在楚國境內進行的前景,也隨之一步一步地清晰起來。項羽不動聲色,繼續觀望局勢的發展。(待續)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1*14.8
    頁數:432


    出版地:台灣


















    • 作者:李開元








    • 出版社:聯經




    • 出版日:2013/5/10








    • ISBN:9789570841701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 館主推薦:★★★☆☆












    楚亡:從項羽到韓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可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